2025
七月
14
【天主教教会史】|朝圣之途第八十三集:中古全盛时期的教会生活(九)教会法律(2)、教会史的编著、圣殿艺术(1)
各位听众朋友,您好!
非常高兴我们又可以借着《朝圣之途》的节目在空中见面了。《朝圣之途》从开播以来到目前为止,您还喜欢我们的播出方式吗?对于我们所选用的材料和编排的方式,您都还满意吗?我们非常欢迎听众朋友们对《朝圣之途》节目的批评和指教。您的来信请寄到台湾台北邮政第108--5号信箱,《朝圣之途》节目收就可以了。今天我同时也要借这个机会,特别感谢您对《朝圣之途》节目的支持。说实在的,您每个星期按时收听朝圣之途节目,也就是对我们制作《朝圣之途》的伙伴们最大的鼓励。可别忘了要多多给我们批评和指教,让我再说一次:我们的通讯地址是台湾台北邮政第108--5号信箱,写信给《朝圣之途》节目收就可以了。
现在就要开始我们今天节目内容的介绍了。首先我为上个星期节目最后所谈到的教会法典编纂的经过情形再做一些个补充,然后再为各位介绍有关教会的历史作品撰写的概况。在今天节目的第三个单元,我将会以艺术的观点来介绍中古全盛时代的教堂建筑,特别是几座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的主教座堂。好了,现在就开始我们今天的节目内容了,欢迎您的收听。
上个星期,我提到了在十一世纪的中叶,教会内部发生了一个全面性的革新运动。因为是教宗额我略七世在位的时候,我们也称它为额我略改革。主要的目的是要重建罗马教宗的领导地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协助这项革新运动的学者们就不得不从历史上去找根据,再往前去追溯,大概是在教宗利奥九世在位的时候,曾经有人搜集了有关教宗权力的文献。教宗额我略一世的言论,这些个资料都编撰成书。很显而易见的,这并不是一本法典。不过,却为后来编纂教会法典的工作奠下了基础。同时,在罗马和附近的地区也出现了多种有关教会法律方面的资料。他们虽然都是地方性的,但是都一致的强调了罗马教宗的领导权。
而当教廷的驻外使节把这些所谓的法典带到了他们的驻在地的时候,罗马法的精神也就随着他们扩展到了这些地区。这就对日后正式的教会法典的传播留下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在法兰西也有类似法典的编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承认罗马教宗的领导地位。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沙托尔的主教依沃所编辑的。
经过一再的修订,可以说是在十二世纪的前50年,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地区,这本书是所有教会法律书当中流行最广的一本。有一本名叫《教会法律异同对照》的书,由波隆纳大学的法律教授格雷西恩在1142年所编辑的。我们说他是正式的教会法典出现之前,最享有盛名的一本教会法方面的专书,或者也直接就称它为是“格雷西恩法典”。格雷西恩不仅把过去教会法律分门别类做了有系统的编辑,而且还比较了彼此之间相异相同的地方。同时还加了他个人的注解和说明,称他是格式言论,可以说是首创近代教会法学的开始。
1148年格雷西恩的格式言论问世之后,不仅成为各个大学教会法的标准读本,而且还成为教会法庭的必要参考书。即使是这样,格雷西恩的法典仍然只是私人的著作,不是教会的正式法典。要到教宗依诺森三世的时候,才正式组织委员会,负责审查格雷西恩的著作。可惜修订版反而不如格式的原书。到了1230年,教宗额我略九世又任命道明会的会士雷蒙本纳福特从事教会法典的编纂,四年之后才告完成,这才是教会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法典,定名为《额我略九世法典》。
教宗鲍尼法斯八世增加了新颁的法条。1317年,教宗若望二十二世,他把前任教宗格莱蒙五世的时候所编辑的教会法典公布于世,提名为《格莱蒙法典》。我们在习惯上就把额《我略九世法典》、鲍尼法斯加上的新法典以及《格莱蒙法典》合在一起,称之为“教会法大全”。这本教会大全一用就是600年,一直通行到1917年。
《罗马法》和《教会法》的推广,也就影响到了政治思想的发展。实际上,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前面我曾经说过,王权的兴起遭遇到了双重保守势力的反对:一个是封建分治的贵族,一个就是中央集权的教会,尤其是从教会方面来的阻力最大。因此,冲突也就最为激烈。政教冲突的个别动机固然因时因地而有不同。但是,其最终的原因不外乎是王权和教权相互竞争,争取基督教社会的统治权。从额我略七世到鲍尼法斯八世,几乎在这个250年当中,教会和帝王之间的冲突不断。问题总是在争教权,王权,谁高谁低?
在争执冲突的过程当中,双方都延揽了各方著名学者来支持自己的立场。参加论战的有神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而声势最大的该是法律学家。他们一面从哲学观点提出了最合乎理性的社会组织和秩序;另一方面,又从历史中寻求政教关系的根据。于是造成了《罗马法》和《教会法》的研究风气。
在支持王权至上方面,最著名的是但丁的《君主论》。但丁驳斥了属于教宗派所列举的种种理由,然后说明在基督教世界里,皇帝所应该扮演的角色。但丁所憧憬的是一个贤明的君王,天下太平,在贤君的统治下,教会去发挥他天赋的影响力。但丁更否认了所谓的《君士坦丁的赠次》这份文件的历史价值,而这份文件一直是主张教权至上的教宗派所依凭的历史根据。但丁认为,君士坦丁大帝不可能亲自放弃自己的权利来毁坏帝国的一统。
后来在十五世纪中叶的时候,人文学家劳伦佐法拉更是从语言学的研究当中证明了这份文件并非真品,而是出于伪造,引发了一场激烈的笔墨官司。更激烈更极端的作品,要算是1324年马西里奥在他所编撰的《和平甘城》这本书当中所表达的观点了。他不仅否认了教会的独立性,以及教宗至高无上的领导权,而且还认为教会应该是政府控制下的一个部门,就如拜占庭的教会。他也主张,在教会内最高权力不在教宗,而是在教友。
马西里奥是一位主张大公会议运动的人。至于支持教权至上的由马内高特,他在1080年到85年间所写的《致盖培哈特书》,托里乌峰在1320年所写的《论教宗的权利》,而以行动来推行教宗集权的,应该是教宗鲍尼法斯八世和若望二十二世。还有一派是折中的中间路线,他们认为,政教双方各有各自己不同的范畴,应该是互相合作的。其中著名的学者是索尔斯堡的若望,他著有《政治入门》一书;还有一位就是圣多玛斯阿奎纳,他在《君主之统治》这本书当中阐述了他的看法。他们虽然都承认教宗的权利,但是也都承认国王也有他天赋不可侵犯的权利。
接着要介绍给各位的是在中古学者的作品当中,比较著名的教会历史方面的作品提供给听众朋友作为参考。有朝一日,听众朋友如果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从事教会史方面的研究,也许还可以有机会出国深造呢。
十二世纪之前,欧洲的历史作品大都是以纪年方式所写成的《世界年鉴》,或是地方志为主。内容方面所写的都是教会的事迹:所叙述的事件不是教区发生的事吗,就是修道院的情形。十二世纪之后,有了《王朝史》、《城邦史》。因着十字军的东征而有了传记式的撰写人物的事迹。这些历史作品都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对事实发展的前因后果,表达了基督信仰中天主庇佑的观点。在日耳曼地区《修道院年鉴》仍然是重要的历史作品,而《教区年鉴》、《城市志》这一类的作品更是获得了重视,最值得注意的是《科隆年鉴》。
艾卡特所编撰的《世界年鉴》被誉为是中古时代写的最好的一本世界年鉴。弗莱辛厄图所写的《双城记》则被誉为世纪圣奥思定的《天主之城》之后,中古最佳的历史哲学方面的作品。此外,还有伯来门教区的亚当修士所写的《汉堡教区年鉴》以及《伯来门教区年鉴》。在意大利方面,比较有名的是马丁诺的《威尼斯年鉴》。在罗马没有地方志,但是却有《教宗传》,始于十二世纪,继续写到十三世纪。十三世纪之后,出现了教宗个人的行传。
十三世纪意大利史学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位方济会的会士,叫做沙林培尼的。他的自传不仅文字幽默亲切,首开中古传记文学的先河,对当代的名人,像是腓特列二世、路易九世等等,都有他个人独到的技术和批评。也对当时的修道生活、意大利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有宝贵而且丰富的史料记录下来。
法国是中古西方文化当中水平最高的一个地区。历史著作也是比其他地区要来得丰富,传统的《世界年鉴》还继续有人写。伯尔纳德古依著有《法王年鉴》、《圣人行传》、《道明会史》、《宗教裁判指南》等书。其中,《宗教裁判指南》这本书是研究法国南部宗教裁判最好的史料。巴黎圣达尼修道院的院长苏时和他同会的修士们一起编写的《法国大年鉴》,以及苏时本人的《回忆录》,叙述他本人在修道院院长任内的事迹,都是研究法国史的重要史料。有关法国在历史方面的著作就仅仅为各位介绍这些了。
最后我要为各位谈到的是中古艺术的精华和中心。这指的是中古时代最著名的建筑物---主教座堂。中古文化的特色,值得后人怀念的除了骑士精神,十字军就属表现基督信仰的主教座堂了。而主教座堂给人的印象更是深刻,因为许多十二、十三世纪的主教座堂直到现在都还矗立在许多欧洲的大都市里,成为观光旅游的圣地。我们知道,艺术是时代精神的一种表现。在一个基督信仰的宗教气氛那么的浓厚,教会的力量无孔不入的时代,无疑的表达人民情感和希望的艺术应该是宗教艺术。这个时期,宗教是艺术家们重要的启示灵感的泉源,而在教会的支持下,艺术家发挥了他们的天分,而当时宗教活动的中心是教堂,尤其是主教所在地的教堂。除了教堂之外,就是修道院,以及修道院所附设的慈善机构。所以中古时代以建筑为主的艺术就在这两个地方大大的表现出来了。教堂不仅是崇拜天主的场所,也是给人灵感,给人启示的地方。教堂的大门上、墙壁上、圆柱上、彩色玻璃上刻满了或是画满了取材自《圣经》或是《圣人行传》的雕刻品级画像。
在教育尚未普及,如同现代的中古,大教堂就是一般百姓的无字书,或者也称之为“十科圣经”。在这里,人们学到了来自基督的信仰,做人的道理,圣经里的故事,历代圣人圣女的事迹。我们更好说中古主教座堂实际上就是一个学校。中古主教座堂建筑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歌德式的建筑形式,另外一种是模仿古罗马式的建筑形式。这一点我们会在下星期节目当中再为您做详细的介绍,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教堂、修道院建筑的特色等等,都留待下星期再说了。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朝圣之途》节目就播到这儿了,谢谢您的收听,在节目最后让我祝福您健康愉快,愿天主保佑您,下星期同一时间我们空中再会。
